影音新聞

三川殿

鹿港街鎮的發展中,天后宮與龍山寺分別位於街鎮的南北,由於天后宮的主神媽祖是航海的守護神,所以廟宇選擇靠近港口興建,以期保佑往來的船隻。天后宮位於鹿港不見天街(中山路)的北方,坐向為「坐辰向戌兼乙辛分屬土,雷澤歸妹卦二爻」,廟宇為坐東南東朝西北西,廟門面對台灣海峽,遠眺湄洲祖廟。

廟宇是民間藝術的殿堂,一座廟宇的完成,結合了地方的財力、物力,聘請最好的匠師興建廟宇,廟宇的裝飾內涵則傳承了先民留給後代的期許與勉力。「入廟看廟門」,廟門是寺廟雕刻的重心,亦是寺廟對外的門面象徵,天后宮三川殿精采的石窗透雕,剔地起突的龍虎石雕,精緻的彩繪及棟架上的木雕,皆是值得慢慢品味的匠師工藝。

昭和八年(一九三三年)重修天后宮三川殿時,由泉州溪底大木匠師益順師(王益順)的侄子樹發師(王樹發)設計建造。三川殿的屋頂採用重簷歇山式的造型,在台灣的寺廟中,甚少廟宇前殿使用此類型的屋頂,天后宮的作法相當特別。鹿港天后宮的建築規模恢宏壯觀,廟宇格局為三進二院,分別為前殿(三川殿)、正殿及後殿。

三川殿為五開間建築格局,兩旁為八卦門,正門的空間則往內延伸,形成一凹壽的格局,營造出三川殿空間的層次美感。三川殿前步口,屋簷下方的牌樓斗栱,除了有橫、縱兩向斗栱外,另外增加斜栱出挑,形成有如網狀的格子,稱為「網目斗栱」,栱身為如意造型,又稱「如意斗栱」, 此種作法在溪底匠派所建造的廟宇均可看見,如:艋舺龍山寺、彰化南瑤宮、北門南鯤鯓代天府、新竹城隍廟…等。在天后宮的三川殿也可看見螭虎栱,有的前瞻,有的回首,交替疊置,表現出匠師建構廟宇時的意象及巧思。

三川殿的木雕由以李煥美為首的鹿港匠師施做,石雕為蔣馨家族石匠蔣文華、蔣文水的作品,彩繪為民國四十三年至四十七年間由郭新林及柯煥章的作品,不論是木雕、石雕、彩繪,其作品極富藝術價值。

八卦藻井

藻井是建築物中最尊貴的做法,它的功能為隔斷過高的空間,以保持室溫及避免灰塵下落,藻井的做法能塑造室內富麗堂皇的效果。

鹿港天后宮三川殿內的八卦藻井,為大木匠師樹發師(王樹發)所設計的作品,泉州溪底匠師所做的藻井特色,是以斗栱層層出挑,齊集「頂心明鏡」(即上方的天花板)中間覆以天花板。在台灣,同為王氏(益順師、樹發師)的作品且型式與鹿港天后宮相似的藻井,如新竹城隍廟、彰化南瑤宮,但以鹿港天后宮的藻井裝飾最為精采。

天后宮的藻井分為兩層,底層八角形的每一邊出二栱,每栱升四斗,以二十四組斗栱組砌而成,呈八卦形往內齊集,此層藻井的每一邊有八仙的人物造型與吊筒,八仙人物的上方分別為「四愛」及「漁、樵、耕、讀」,「四愛」為「茂叔愛蓮、羲之愛鵝、淵明愛菊、和靖詠梅」。

藻井內層則以十六組斗栱組砌,八角形的每一邊出一栱,每栱再升二斗齊集頂心,並雕刻蓮花於頂心明鏡。整座藻井宛如蜘蛛結成的網狀,所以匠師又稱為「蜘蛛結網」。藻井下方四個角落,各有四對獅座,分別為鹿港的雕刻匠師李煥美、李松林、施金福、施禮所雕刻,獅座的造型表現出匠師不同的匠藝,有公獅戲球、母獅攜子等各式表情。其中獅座雕刻有八仙之李鐵拐者,為施金福的作品,據李棟樑指出,施金福因本身行動不方便,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很喜歡雕刻李鐵拐,頗有隱喻的意味。

位於八卦藻井「薄海蒙庥」匾上方,有一對「蟾蜍座」,此木雕為施禮的作品,「蟾蜍」的造型無獅子的捲毛及獅鬃,古代文人雅士以蟾宮為月宮的別稱,科舉高中又稱「登蟾宮」。蟾蜍座有一隻口啣菊花,比喻長壽吉祥,另一隻口啣茶花,茶花為長春花,有「四季長春」之意。

正殿

正殿為重簷歇山式的建築,殿宇面寬為三開間的格局,昭和二年(1927年)天后宮修建時,由正殿開始施做,當時正殿的大木匠師為海同師(吳海同),其木結構與彰化南瑤宮相似,但後來正殿的工程因故由樹發師(王樹發)組立完成,鑿花匠師則有來自泉州、潮州的工匠及鹿港的雕刻師傅共同施做。

昭和八年(1933年)鹿港實行市區改正,日本人將不見天街拆除,鹿港城隍廟前殿亦遭拆除,當時城隍廟的管理人施性瑟將部分的木雕材料移至天后宮兩廊使用,目前兩廊的木雕作品明顯與三川殿的風格不同。兩廊為天后宮的鐘鼓樓,每逢迎神賽會即鳴鐘敲鼓,以示歡迎。位於龍邊廊道有一塊「鹿溪聖母宮重修碑記」,碑文述說嘉慶二十年(1815年)的重修始末,是天后宮重要的文獻史料。

正殿中間的御路石雕刻有牡丹鳳的裝飾,兩側露階欄杆有蓮花的造型,皆為青斗石材質。正殿挑高的空間與燻黑的木雕與神像,裊裊香煙中更顯加莊嚴。在正殿前步口的位置,有一捲棚造型的木架構建築,做為拜殿的空間,兩旁並開有二個拱門連接左右廂廊,廂廊內供奉有境主公與註生娘娘。

正殿的石雕為蔣馨石雕匠師水文師(蔣文水)的作品,以花鳥及三國演義的故事為雕刻題材,採內枝外葉的深浮雕工法,內容有「空城計」、「苦肉計」、「張松獻蜀圖」、「馬超戰許褚」等作品。另外,兩側的石雕為「博古花卉」,雕工之精湛,展現石雕匠師的工藝。

正殿內棟架上的木雕,大多為潮州及泉州匠師所施做,四點金柱的上方的棟架為三通五瓜,為使正殿內屋頂更為高聳,位於通樑的下方以牌樓疊斗的方式增加高度,並兼具結構力學的用途,此種作法可見於旱溪樂成宮、彰化南瑤宮、彰化元清觀等廟宇。

正殿的神龕則為樹發師所承包,由泉州木雕師傅連吉師(黃連吉)施做,當時也結合了溫州、潮州及鹿港匠師共同參與,神龕的造型宛如一座寺廟,雕刻富麗堂皇,斗栱出簷、吊筒垂珠,神龕正上方書有「湄洲聖母」的牌匾,前方的龍柱雕刻並有八仙人物裝飾其上,整座神龕更顯得莊嚴肅穆。

後殿

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鹿港天后宮後殿遭受盟軍轟炸,後殿受損,玉皇大帝、三官大帝等神像先移至正殿內供奉。

民國四十八年適逢媽祖誕辰一千週年,是年農曆三月初五鹿港舉行盛大的遶境活動,由於昭和二年(一九二七年)重修天后宮時,後殿並未修繕,民國四十八年乃由地方人士發起重建後殿。

後殿在民國四十八年五月十三日動工,工程由鹿港大木匠師水龍師(施水龍)及海師(施義海)擔任,泥水匠為炳師(郭炳)。工程歷時一年餘,民國五十年農曆正月初六完成砌基豎樑,同年十一月六日首期工程告竣,十二月六日並舉行玉皇大帝安座入火儀式。

後殿二樓原為三開間建築,民國五十二年天后宮委員吳孟津聘請坤玉師(施坤玉)施做後殿後續工程,並將後殿擴建成五開間的格局,二樓露台增建成八角型,使參香者有更大的參拜空間。當時後殿神龕局部雕刻為煥美師(李煥美)及傳師(施傳)等匠師施做。後殿石雕除龍柱為舊有的石雕外,其餘皆為蔣馨之孫張清玉率領匠師所施做的作品。後殿部份的雕刻及彩繪直至民國六十年八月始全部完成。

後殿前方有一口「天龍池」,為民國五十四年興建,此座天龍池的造型並不精緻,但天龍池的四周卻有鹿港當代文人郭新林、朱啟南、施讓甫、王重五及陳浚源的字畫,十分珍貴。

民國五十三年天后宮委請台南剪黏匠師葉鬃及葉進益施做正殿、三川殿屋頂上的剪黏,只可惜此部分的作品在日後屋頂重修時,已遭毀損。民國五十八年由陳穎派彩繪後殿,民國五十九年續做天后宮三川殿前步口,重新施做彩繪及貼金帛,民國六十一年施做兩旁八卦門上的門板除彩繪外,並請鹿港名書法家王漢英揮毫。八卦門板上的彩繪及書法因受風吹日曬,目前已嚴重剝落,亟需妥善維護。

龍柱

天后宮有三對龍柱石雕,分別位於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的龍柱為昭和十一年(1936年)由蔣馨的匠師文華師(蔣文華)所雕刻,其造型為單龍盤柱,多鏤空雕,四爪握珠之造形,柱上裝飾有蝦、螃蟹、魚、鰲魚、八仙及封神榜人物。龍柱層層疊置,內枝外葉,雕琢華麗,為免龍柱遭攀爬破壞,廟方於柱外加裝鐵籠,以保護精緻的雕刻。此對龍柱為青斗石刻,八角柱身的龍柱,柱身長二五0公分,直徑三十六公分,為台中市樹仔腳林姓家族林昌、林福、林何氏嬌所敬獻。

正殿的龍柱為文水師(蔣文水)的作品,龍柱不論造形、材質、雕工、裝飾與三川殿的龍柱有其異曲同工之巧,均出自同一石雕匠派之工法。龍柱的造型為單龍盤柱,龍口呈八字型,四爪握珠並托住下巴,龍柱上有裝飾有老子、封神榜人物、戰馬…等。此龍柱柱身為八角形,柱身長二八二公分,直徑三十四公分,柱珠為青斗石刻,其上裝飾有魚、蝦、烏龜、螃蟹、等水族及八駿馬。

後殿於民國四十八年重修時,部份使用原廟宇舊有建材,龍柱即是其中之一。此對龍柱為單龍盤柱,五爪握珠,口含珠並露出二顆上門牙,柱身長二七五公分,直徑三十二公分,除有雲紋、岩石外,石柱的背面雕有鳳、凰、麒、麟等四種吉祥動物,依龍柱的造形與工法,此龍柱應為咸豐年間作品。台灣的龍柱甚少有五爪造型,鹿港天后宮後殿因供奉玉皇大帝,在民間信仰中玉帝乃至尊無上的地位,所以龍柱採以五爪龍柱造型。

三川殿後步口有一對特別的花鳥柱,此對花鳥柱為昭和十五年(1940年)由鹿港吳隨意傢俱行吳粒及吳反所捐獻。柱上有數十隻喜鵲飛上枝頭,裝飾有象徵富貴的牡丹花,每柱有鳳凰造型,有「鸞鳳和鳴、百花齊放」的氣勢。柱上落款有「吳反」的字號,吳反即是鹿港傢俱業著名的「阿狗師」。花鳥柱的柱珠為青斗石刻,其裝飾有蝦、螃蟹、麒麟、花鳥、等造型。

正殿墀頭-獅座

鹿港天后宮正殿墀頭-獅座

墀頭是屋簷和牆身銜接處的一種裝飾,目的是為了要讓建築物的整體形象能夠統一及使屋簷和牆身銜接順暢,用以支撐前後出簷,為承重和裝飾簷口的作用。

墀頭的裝飾題材廣泛、豐富,形式多樣,一般都具有祈福納祥的寓意。如松、竹、梅歲寒三友,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琴、棋、書、畫四樣雅技,以及祥禽瑞獸、吉祥花卉和博古器物等。根據圖案的內容,大致可歸納為植物類、動物類、器物類、文字符號和人物類等五種類型。這些圖案包含著各種吉祥寓意且展現中國傳統建築裝飾文化的審美特徵。

鹿港天后宮正殿墀頭的獅座為昭和三年(1928年)蔣馨家族的作品,為基座型墀頭,公獅雕有綵帶串聯銅錢,寓喻黃金萬兩財源不斷,公母石獅各司其職,共同捍衛廟宇,鎮煞驅邪,除了彰顯雄壯之勢,也展現祥和之象。

人生四暢

三川殿後步口明間處的通樑,分別有獅座及象座的斗座雕刻,上方並有「人生四暢」的木雕作品,「人生四暢」象徵著人生中四件舒暢的事情,分別為「伸腰、掏耳、撚鼻、搔背」,此木雕為鹿港匠師施金福的作品。

天后宮同一題材的木雕,另一處位於正殿神龕前欄杆上方,是泉州匠師連吉師(黃連吉)的作品,人物的雕刻栩栩如生,匠師將人生百態呈現在廟宇的裝飾藝術上,更為寫實。

薄海蒙庥

位於八卦藻井「薄海蒙庥」匾上方,有一對「蟾蜍座」,此木雕為施禮的作品,「蟾蜍」的造型無獅子的捲毛及獅鬃,古代文人雅士以蟾宮為月宮的別稱,科舉高中又稱「登蟾宮」。蟾蜍座有一隻口啣菊花,比喻長壽吉祥,另一隻口啣茶花,茶花為長春花,有「四季長春」之意。

「薄海蒙庥」匾為道光十年( 1830年)由鹿港理番同知王蘭佩所書,「薄海」即指台灣海峽,早年先民從大陸渡海來台,需經過凶險的黑水溝(台灣海峽),先民皆蒙媽祖的庇佑平安抵台,對媽祖的信仰益加虔誠。另外,位於三川殿內另有數塊清朝官方所獻給鹿港天后宮的匾額,為天后宮珍貴的文獻資產。

八卦藻井的下方 位於壽樑與柱子交角的地方, 有四隻「飛魚」, 其造型為龍頭魚尾,性好吐水,裝飾在建築物上,有防火災的喻意。文人視此龍頭魚尾的造型為鰲魚,有「獨佔鰲頭、科舉高中」的涵意。由於龍身雕有翅膀,鹿港的匠師稱之為「飛魚」,位於三川殿內的「飛魚」及「牡丹鳳」均為煥美師的作品。

御賜匾額

神龕上方有清朝雍正皇帝所御賜「神昭海表」、乾隆皇帝御賜「佑濟昭靈」及光緒皇帝御賜「與天同功」匾額。此三塊御賜的匾額,其共同的特色為皇帝所落款的印章,位於匾額的正中央。「佑濟昭靈」匾額為乾隆皇帝所御賜,保存至今日。

民國四十六年為迎接媽祖的千年壽誕,正殿神龕曾經局部重修,由旅居高雄的鹿僑捐資修護,此次的重修以正殿的棟架及神房的木雕彩繪安金為主。由於天后宮的香火興盛,目前正殿的木雕及彩繪因香煙裊裊而燻黑。

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年)天后宮重修完成後,因故並未舉辦謝土儀式,目前正殿四面的磚墻上方,尚留有當時的施工孔,表示天后宮尚未建設完成之意。正殿的磚墻勾縫為圓弧外凸造型,此種做法亦可在台北孔廟大成殿看到,為泉州溪底匠派的做法。

張僧繇畫龍點睛

三川殿左邊的龍堵以「張僧繇畫龍點睛」為石雕題材,張僧繇為六朝人,曾於金陵(南京)安樂寺內畫龍,其畫工傳神,若將龍點睛,龍將會從畫中飛出,故有「畫龍點睛」之說。石雕的構圖中張僧繇髻髮背劍,一副真人的造型,聚精會神的畫龍點睛,前方有一位童子趨前,雙手呈上墨硯,下方並雕有數隻鯉魚,有「魚躍龍門」之勢,象徵「科舉高中」的涵意。此石材為青斗石刻,採深浮雕的方式更能突顯主體故事的背景。

保生大帝醫虎喉

虎堵的雕刻為「保生大帝醫虎喉」,民間信仰傳說:「有一隻老虎,因吃了一位懷有身孕的婦女,其骨頭哽在虎口,後來求助保生大帝醫治,並答應保生大帝願為其座騎,且不再害人」。

天后宮的石雕在匠師巧奪天工的匠藝下,賦予多重的內涵,虎堵石雕的上方有一位童子做打虎狀,讓人聯想到「楊香打虎」的故事。

祈求

三川殿八卦門外龍邊身堵上的石雕,有一武將手持戰旗,另外有一童子騎在麒麟背上,有「麒麟送子」的涵意,上方有一隻鳳凰,啣有一顆繡球,「旗、球」取其諧音「祈求」。

吉慶

三川殿八卦門外虎邊的身堵上則有一武將手持戟,童子騎象,上方有一隻蝙蝠,口啣一塊古代的樂器磬牌,「戟、磬」取其諧音「吉慶」。

飛魚(鰲魚)

八卦藻井的下方位於壽樑與柱子交角的地方,有四隻「飛魚」,其造型為龍頭魚尾,性好吐水,裝飾在建築物上,有防火災的喻意。文人視此龍頭魚尾的造型為鰲魚,有「獨佔鰲頭、科舉高中」的涵意。由於龍身雕有翅膀,鹿港的匠師稱之為「飛魚」,位於三川殿內的「飛魚」為煥美師的作品。

三川殿木雕-牡丹鳳

三川殿內木雕-牡丹鳳為李煥美大師(煥美師)的作品。牡丹鳳象徵「富貴鳳來儀」,即為富貴榮華,富貴吉祥之意。作展翅飛翔的鳳鳥、口啣牡丹花枝,有「富貴祥和」之涵意。

八卦藻井下方獅座

藻井下方四個角落各有四對獅座,分別為鹿港的雕刻匠師李煥美、李松林、施金福、施禮所雕刻,獅座的造型表現出匠師不同的匠藝,有公獅戲球、母獅攜子等各式表情。其中獅座雕刻有八仙之李鐵拐者,為施金福的作品,施金福因本身行動不方便,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很喜歡雕刻李鐵拐,頗有隱喻的意味。

位於八卦藻井「薄海蒙庥」匾上方,有一對「蟾蜍座」,此木雕為施禮的作品,「蟾蜍」的造型無獅子的捲毛及獅鬃,古代文人雅士以蟾宮為月宮的別稱,科舉高中又稱「登蟾宮」。蟾蜍座有一隻口啣菊花,比喻長壽吉祥,另一隻口啣茶花,茶花為長春花,有「四季長春」之意。

牌樓

鹿港天后宮前廣場原為紅磚地坪,民國四、五十年代,全省各地媽祖廟紛紛至鹿港天后宮進香,為迎接廟宇的進香團,天后宮均在廣場前搭起臨時的牌樓,以示歡迎進香之意。

民國六十二年(一九七三)由「同安寮廈十二庄」信士捐建天后宮廟前牌樓,牌樓由鹿港大木匠師施坤玉設計,後由施金鐘施做,屋頂上的斗栱及樑柱是以水泥鑄模而成,燕尾式的廟宇飛簷起翹,曲線流暢。牌樓採四柱三間式建築,牌樓樑柱為朱紅色。天后宮牌樓的對聯,民國六十二年(一九七三)興建時,由張維瀚、吳萬谷及當時總統府參軍陸軍中將何志浩等三位書法家所敬撰的墨跡。

民國九十二年(二○○三)由鹿港天后宮出資重修牌樓,牌樓維持舊時原貌、對聯聯文不變,並邀請鹿港籍書法家施文炳、施國華、施招澤等人揮毫的墨跡。民國九十二年(二○○三)的重修,將樑柱改漆為鎏金色,更顯得莊嚴肅穆。為感念同安寮廈十二庄的信士,在此次重修也留下同安寮廈十二庄信士敬獻的題字。

「同安寮廈十二庄」分別為同安村、盧厝、新興村、大有村、西湖村、番同埔、牛埔厝、崙雅腳、浮景村、番社村、社尾村、西勢庄等十二個聚落,由於居民多為同安人,故又稱「同安寮十二庄」。

湄洲聖母

中殿神龕上方「湄洲聖母」匾,兩旁雕刻兩位手持拂塵的內侍。

中殿神龕

中殿的神龕則為樹發師所承包,由泉州木雕師傅連吉師(黃連吉)施做,當時也結合了溫州、潮州及鹿港匠師共同參與,神龕的造型宛如一座寺廟,雕刻富麗堂皇,斗栱出簷、吊筒垂珠,神龕正上方書有「湄洲聖母」的牌匾,前方的龍柱雕刻並有八仙人物裝飾其上,整座神龕更顯得莊嚴肅穆。

中殿神龕雕飾

中殿神龕宛如一座寺廟,雕刻富麗堂皇,斗拱出簷、吊筒垂珠,神龕正上方書有「湄洲聖母」的牌匾,前方的龍柱雕刻並有八仙人物裝飾其上,整座神龕更顯莊嚴肅穆。

八仙帶騎【神龕龍柱】

據拾遺記.周靈王:「周靈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於魯襄公之世,夜有二蒼龍自天而下,來附徵在之房,因夢而生夫子。云云。故二龍繞室,五星降庭,徵在賢明,知為神異。」精注雅俗故事讀本.老壽幼誕:「二龍繞室,五老降庭,篤生仲尼之瑞。」孔子被奉為至聖先師,有很多故事典故皆會附會孔聖人而衍化成民間傳說,如:麟吐玉書、二龍繞室。

鹿港天后宮神龕龍柱呈現之形象為雙龍由上蟠繞而下,至柱子底部頸項藉胸腹收縮轉折,龍首昂揚翹舉,變成龍抬頭。雙龍八掌之上各托一位八仙,每仙跨騎祥獸手持寶物。此對龍柱上八仙應是群仙獻瑞慶吉祥,兩邊龍頭上方有鯉魚,喻寓鯉魚躍龍門之典故,當然也象徵年年有餘、吉祥如意。

中殿獅座

太獅少獅有世世代代高官厚祿之意。 象是象徵太平盛世的吉祥物。

斗栱

斗栱是中國傳統建築的主要結構與特色。鹿港天后宮三川殿內各空間表現手法多變化:前步口應用網目及天花斗栱,架內明次間則配置藻井、天花、捲棚三種斗栱,後步口在明次間用捲棚手法二架,稍間卻又使出網目斗栱求奇,足謂匠心獨運。

石鼓

石鼓為門枕石的另一種形式,又稱為「抱石鼓」或「石球」,因其外形極似鼓狀而得名;鼓在宗教祭祀中,常作為驅邪迎神的法器,因為置於三川殿中門的兩側,不僅可以穩固門面,也如同石盾的作用,亦有鎮邪、守護的效果。

石鼓的形式,依其外形可分為上(圓體鼓面)、中(鼓架)、下(基座)三段,上段為石鼓,其雕飾有分為鏡面、螺紋及動物紋等,石鼓以鼓面、鼓架及基座與門柱相連,是穩固門柱及安裝門板的一個構件。

鹿港天后宮三川殿石鼓是以青斗石製成的螺紋雕飾石鼓,鼓架及基座皆無華麗雕飾,但整體感覺簡單素雅、質樸生華。

渭水聘賢

有一位漁夫頂戴斗笠,於渭水河邊垂釣,其魚鉤離水三吋,願者上鉤,此人為姜太公,後方有一位文官對姜太公鞠躬作揖,並有一隨從拉車,為周文王聘姜太公的典故。

伯牙學琴

伯牙學琴於成連,曰吾師東海中,能移人情。
乃與伯牙俱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吾將迎吾師來,船而去旬時不返,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汨沒,山林冥杳,群鳥似鳴,愴然歎曰,先生能移我情,乃援琴做水仙操,畫撫癭瓢子意本
戊戌元宵前 笑雲筆

「伯牙學琴」圖臨摹自黃慎的畫稿,黃慎,掦州八怪之一,號「癭瓢子」。
此畫為柯煥章於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元宵節前夕所繪,頗有知音難覓的味道。

李鐵拐幕天席地

圖為鹿港書畫名家黃天素的作品,當時黃天素欲在灰壁上畫此圖時,先在家中臨摹,才上架繪製,其間上、下木架無數次始繪製而成,此圖落款為戊戌年(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元旦,畫中兩隻蝙蝠在李鐵拐的眼前翩翩飛舞,意喻「福在眼前」。

幕天兼席地 處處得安閒 雙蝠翩翩舞 壺中不老丹 絢章黃天素敬書

五文昌

五文昌,又稱「五文昌夫子」、「五文昌帝君」,分別為「文昌(梓潼)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孚佑(純陽)帝君」、「文衡帝君」。相傳此五神皆有護持文運之職能,而成為士人學子敬奉的對象,故合稱「五文昌」。

風調雨順、四季豐收

鹿港天后宮三川殿屋簷裝飾富貴吉祥的下方剪黏則為祥獸及四季水果,象徵「風調雨順、四季豐收」。

「麒麟、虎、豹、獅、象」,有威武勇猛的外在形象,被認為具有鎮煞驅邪的作用,且皆象徵吉祥,為祥獸。

麒麟:含仁懷義,為仁德之獸,對普通百姓而言,則為送子神獸之王。

虎:古人敬虎為神,民間以虎驅妖鎮宅、祛邪避災。

豹:人們相信君子的德行,若能像豹紋那樣變得美麗,待人誠實而不驕傲,事業一定會鴻圖大展。

獅:為百獸之王,象徵人世的權勢、威嚴及富貴。

象:吉祥的象徵,且性情溫和、行為端正、知恩必報,為獸中之德者。

鹿港天后宮正殿剪黏

鹿港天后宮正殿屋頂採「重簷歇山式」的造型,正殿屋脊以七層寶塔裝飾,為「雙龍護寶塔」,雙龍具有祈雨辟邪、壓制火災的作用,七層寶塔象徵初果到佛果,有七個階位,有步步高升的涵意,寶塔亦具有鎮宅、辟邪的功用。

寶塔下方(脊堵內)剪黏為鳳凰、牡丹,意喻「富貴吉祥」。

龍邊脊堵剪黏為一對喜鵲於梅梢上,為喜上眉梢亦即『加冠進祿』之意,

虎邊則為一對家雞漫步菊花叢中,寓意「家室大吉」,

脊堵內有葫蘆及芭蕉扇的圖示,意喻「招福」。

屋簷有剪黏 “虎、豹、獅、象”,具有鎮煞驅邪的作用,且皆象徵吉祥,為祥獸。祥獸及四季水果,象徵「風調雨順、四季豐收」。

老鼠及葡萄,意喻子孫綿延不絕,鰲魚有防火災的喻意。